小伙伴们
听说过“天空之城”吗
(资料图)
见识过南美洲的木乃伊吗
可知在遥远太平洋的彼岸
还有一种文明被称作
印加文明
当古老长安遇见异域印加
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6月10日,大型引进展“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盛大启幕。据悉,在秘鲁驻华大使馆鼎力支持下,该展由陕西省文物局与秘鲁文化部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秘鲁14家博物馆共同承办,上海优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据了解,此次展览分为“精彩的前奏:公元12世纪前的安第斯文明”以及“辉煌的顶峰: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的印加帝国”两大部分,共展出来自秘鲁印加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的168件(组)精美文物。
展品包括了骨器、陶瓷、金属、石器、木器、纺织品、绘画、木乃伊等不同类别,均为反映古代印加帝国和安第斯文明的重要物证,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
接下来
跟着文物君一同观展
近距离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精彩的前奏:
公元12世纪前的安第斯文明
印加人,是美洲印第安人其中一支。印加文明,崛起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与玛雅文明等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齐名的古代文明之一。
印加文明巨大坚固的石头建筑,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等遗迹遗物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它的鼎盛仅仅维持了百余年,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和征服,印加文明在16世纪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而趋于消亡。
通过百年前开始的考古发掘,曾经辉煌过的印加文明得以重现天日,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让我们有幸一睹其神秘的风采。
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地区,从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16世纪,除了印加帝国外,这片土地上还曾兴起过查文、纳斯卡、莫切等众多古代文化中心,出现过不少精美石雕、华丽织物等鲜明的文化标志物。
带榫石雕头像
公元前900——公元前500年
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
这些石雕头像(约公元前1000一公元前556年)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们一起逐步展示了一个普通的人脸如何变成一个令人敬而生畏的猫科动物脸庞,具有巨大的牙齿和其他猫科动物的特征。
人脸圆柱形陶碗
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
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
这个陶瓶瓶口外敞,装饰着一张拟人化的脸,上面还有交错的猫爪。可能描绘着一个正在经历转变的人类,这个人类即将成为一只神话中的猫科动物。
雕花凤螺小号(贝壳)
公元前900年——公元前500年
查文
秘鲁查文国家博物馆藏
贝壳上雕刻着一系列复杂的设计,这些设计是典型的查文和库比斯尼克宗教艺术的神话生物头部。
手握木棍与盾牌的战士形陶瓶
公元400——600年 莫切
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
这个陶罐出土于拉斯瓦卡斯·莫切遗址,是莫切文化立体陶器艺术的典型代表。跪着的男子拿着方形盾牌和战斗木棍,戴着巨大的目轴和精致的头部装备,雕塑以完全人性化的形式得以呈现,表明了他作为精英战士的现实角色和地位,他的盾牌和头饰上都带有徽章(黑白相间的风车设计)。
该容器因其对细节的关注而引人注目。黑色和白色装饰实际上经过精心雕刻并附着在表面的石头(或沥青)饰品。典型的战士的木棍单独形成,并在烧制完成后加入到容器中。
大规模灌溉网的修建,是莫切文化的重要成就之一。其土筑“金字塔”和太阳庙、月亮庙也非常有名。
这个时期的金银、铜等金属加工技术已较发达,其陶器制作十分独特,兼具器具与塑像功能,器身被制成人像、头像、动物等形状,表面彩绘多描绘日常生活,以善用双模和精湛的乳白色上色技术为特征。
他们用写实手法描绘出的多彩主题和艺术图像,为世人探知没有文字的古代安第斯人的日常生活与习俗信仰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面部雕纹的男子陶瓶
公元500——600年
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藏
这名男子的脸上有大量的刻痕,基本上覆盖了全脸。
这让他的面部与他精心制作的独特头饰能够更好区分开来。
辉煌的顶峰:
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的印加帝国
从12世纪开始,生活于安第斯地区库斯科谷地的小部落印加通过政治势力联盟、联烟等方式迅速崛起,于15世纪中叶完成了征服整个安第斯地区的大业。
印加帝国不仅延续了安第斯各文化的传统,而且在建筑、纺织、陶器以及国家治理方面都有创新之处,是古代安第斯文明的集大成者,印加文明也因此成为美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文明之一。
然而,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的出现使印加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强盛的印加帝国在外来者的铁蹄踩蹦下迅速走向毁灭。
黄金面具
公元900——1100年 西坎
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藏
西坎文化中最有标志性的,可能就是黄金面具。
秘鲁许多现代的机构,都选择这个面具作为他们的标志。
锤揲工艺黄金颈饰
公元900——1100年
西坎
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
印加人将农业视为一项神圣的活动。自公元前5000年来数千年的经验积累,造就了这里的农业实践。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玉米、马铃薯等40余种,并将不少野生物种培养成高产农作物,为世界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山区,适应高原环境、以饲养骆马和羊驼为主的畜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耕作用石锄与骨刃锄头
耕作用石锄
公元1532年之前——1700年
秘鲁印加博物馆藏
骨刃锄头
公元1900——1960年
秘鲁印加博物馆藏
印加人建造了数量繁多、类型多样的建筑,体现出印加文明的美学理念和精美绝伦的工艺技术。其独树一帜的“叠石法”和石块间不使用任何粘结剂就能紧密衔接的建筑技术,是广受赞誉的成就之一。
在艺术和手工制品方面,其作品体现了自身的技巧、美感,也体现了石材与金属等原材料的精华。
印加艺术表现很抽象,多采用内涵丰富的几何图案,自然和动物图案循环出现。作品使用的颜色都源自天然染料,主要有黑、白、绿、黄、红、紫色等,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含义。
猫首形木制凯罗杯
公元1550——1650年
殖民
秘鲁印加博物馆藏
木制肖像凯罗杯
公元1550——1650年
殖民
秘鲁印加博物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
远道而来的古老西方文明和咱们本土的东方文明
在发展历程中有很多有趣的相似点
感兴趣的小伙伴
不妨亲自来陕历博一探究竟
来源:文物陕西 责编:王远之